close

就算台灣的啦啦隊與加油文化真的讓世界看見,還有那兩場對義大利與荷蘭史詩般的勝利,讓我們沉溺在對台灣棒球發展自我感覺良好之時,不要忘了,完敗給巴拿馬與古巴的兩場比賽,或許才是台灣棒球發展的殘酷真相。台灣投手球速催不出來(均速為20個參賽國倒數第二),在當今球速為王道的棒球投手養成信念下,這是台灣棒壇不得不正視的警訊。而WBC與中職場地反差的現實,顯示出非得由大聯盟介入才弄出個像樣的場地品質,更是令人質疑台灣職棒資源配置的優先順序。

中華職棒初期,啦啦隊的組成乃至於球迷觀戰文化,是源於市民社會在解嚴之初能量釋放的展現,雖然一開始由聯盟及四支元老球隊號召球迷加入,但後來球迷們自發性地組織,兄弟象就有了飛刀組、光輝組、盜帥組等次級組織。職棒屬於各階層台灣人民摸索的時代。隨著假球案讓那個世代的球迷遠離球場、新球團將觀戰經驗中產階級「仕紳化」(gentrification),球迷們將形塑球場文化之責拱手讓給了球團,於是乎,球迷們小號吹奏、大鼓敲擊交雜的節奏,被球團官方播放的電音樂曲取代。

台灣球場觀戰文化看似復興背後未言明的主題。以女性身體展演的球場啦啦隊,讓性化的商品不再僅限於私密空間的展演,甚至在國族認同的包裝下更趨合理,性化的傳播訊息不斷地被感官表象式地經驗著,充滿魅惑的性影像出現在所有傳播模式中,不斷刺激與撩撥,直至本體的消逝為止。

在全球運動漸朝向性別主流化的路程邁大步之時,台式啦啦隊文化真的不該是主流,我們不該再以這是台灣獨有特色來為這建立在性吸引力上的加油文化開脫。

因此,當啦啦隊都以台灣特色之名,成為台灣運動場域的「農場標」時,就像網路內容農場侵蝕著新聞媒體原創內容,以啦啦隊為號召的觀戰文化,也正侵蝕著台灣運動文化深化的可能。

近來,職籃啦啦隊顯然更按捺不住,進而以干擾球員罰球為傲。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舉動,其實都是對於運動文化建立的傷害。只要你還同意運動本身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代表高過單純娛樂之外的意涵,那麼這一點一滴的「無傷大雅」,都是弱化運動員、教練以及運動場域中所有專業人士的舉措。

職業運動內容農場化的經營,不僅影響球團本身的經營定位,也連帶影響訊息流通的形式。這幾年來,隨著各式運動內容產製平台的普及,各式民間高手都得以突破傳統媒體守門人的限制,台灣的運動文本確實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當主流新聞媒體記者或是寫手們意識到,WBC乃至職棒賽季期間,啦啦隊文、妹圖的流量樂勝之時,那麼就是對於運動專業文與討論被看見機會的剝奪,也是運動文化累積的弱化。

undefined

arrow
arrow

    DJ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