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句話》 鄭平
---無快樂的日子就唱袂出快樂的歌--- 《簡單一句話》
鄭平想用「簡單一句話」讓大家認識他。
帶著有點黑色幽默又自我嘲諷的歌詞,搭配既浪漫也swag的R&B曲風,以10首歌描述內心的自言自語。
鄭平將他想說的話,用自己感覺最自在的母語(台語)鑲嵌進旋律中。描繪一個看似無趣、被迫營業的鹹魚人生。發出在異想與現實間的訊號,尋找能呼應他的頻道。
《海海人生》 青虫 aoi
青虫aoi擅長以語言為經、議題為緯,相 互編織,以極具當代特色的音樂風格, 唱出許多社會洞察的新台語歌。
新專輯《海海人生》將視角聚焦於離家 年輕人獨自在都會裡生活的處境。誠然 社會充斥許多壓迫與難以脫逃的困境, 在個人身上反照出來的,卻是人浮於世 的無奈。《海海人生》讓人聽見在面對 現實的「小確不幸」,看似擺爛躺平, 但其實是讓自己找到心理平衡的支點, 載浮載沉,也要繼續前進。
《家和萬事興》 滅火器樂團
沈澱近4年再次推出新作《家和萬事興》,滅火器在直擊⼼靈的龐克樂聲中、加上更直視⼈⽣的⼼ 境,滿溢出來的情感,激烈驟雨的擊點,激昂深刻的唱腔,從靈魂內裡翻出的詞句,沖刷出最滿的 ⼼意,你將意識到,你是你⼈⽣最⼤的轉折點。遠⾄加州錄⾳室製作,國際級製作⽔準,台灣在地氣味。在⼈⽣的每⼀個時間點,新⽣兒洗禮、婚禮、葬禮⋯⋯可能連離婚也可以,⼈⽣時點,⼀應俱全,每⼀⾸歌你都可能會唱,每⼀件事你都可能要經歷,當那情境來了,⾳樂⼀下,你會走過⼀遭,有意識的活著,並牽掛著。很愛很愛的,你會莫名想和他做家⼈。⽽那個莫名做家⼈的,你會很愛很愛。
《夜婆 Iā-Pô》 巴奈 Panai
以巴奈的歌聲為繆思,2009年柯智豪寫下專輯的第一首歌〈入漿〉;最後寫完〈夜婆〉,此時已是2023年。
歷經十餘年的沈澱與醞釀
打磨一張最令人期待的巴奈首張台語演唱專輯
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 - 柯智豪 傾力製作
8首老起來放 台語新作
8段借物隱喻 女人敘事
以台灣農村風景、動植物為題
寫舊時代女性的認份與內心幽微
聽巴奈醇厚的歌聲娓娓道來
『小豪寫的歌詞典雅迷人,旋律單純不複雜,編曲的流暢還有經過長時間的內化,說著一個一個我們這輩兒時生活的場景。演唱時感覺自己的歌聲自然流動,回歸到自己或者再次以最放鬆最沒有負擔的方式唱歌。 我想每個歌手可以用自己的母語,完成一張聽起來非常悅耳的作品,就是很幸運的感覺。』
—— 巴奈 Panai
《一路平安》 熊美玲
關於 ‘’一路平安‘’ 這張專輯
起心動念-
「這一輩子要出三張專輯」,這是熊美玲和林秋離的約定,等他身體狀況好轉,就要開始履行這個計畫。但是,並沒等到她期待的那一天。
「其實這個夢想已經計劃好幾年了,但因為秋離狀態一直不穩定,而我又是那種必須老公孩子都處於安定、沒啥大事讓我操心的情況下,才能夠放心做自己事情的那種人」。
距離上一張專輯事隔28年,熊美玲再一次為了專輯而走進錄音室。這一次不是國語也不是英文,而是台語歌曲。因為寫過很多台語歌為別人作嫁,所以也想用自己的母語來做一張專輯。
經過一段漫長時間的整理,整理情緒、整理音樂、整理整個自己,此刻才真正放下心可以全力以赴了。
有時候失去了某種習慣的東西,回頭檢視,你才發現其實你還有其他東西,只是忘了。「以前我寫好曲,任性丟給秋離後,他就會把後面的事都理所當然的處理好。他離開後 ,我得一個人來履行當初兩個人的約定,我以為我自己不行,但那份堅定的力量,還原了我原有的能力,感覺冥冥之中他帶領著我們…」她說完,轉頭看著兩個孩子,雨果和語堂。
《五木大學》 許富凱
出道以來首張概念專輯 在條通感受人生浮世繪
許富凱X王希文X左光平 野心與真心創製 三人首度攜手
《五木大学》專輯從熱鬧的林森北路條通文化著手,這些巷弄除了是人生百態,也絕對是喜怒哀樂的浮世繪。最初和專輯概念統籌左光平的討論已是接近兩年前,從「想要做一張歌謠專輯」開始討論,也曾經試著收過DEMO想要讓專輯推進,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兩邊覺得適合的方向。後續找到了製作人王希文加入,他的戲劇音樂背景以及對台語歌寫作的理念與企圖,讓專輯整體出現了往前的路徑。用條通故事來詮釋歌謠感的台語流行音樂,又能嗅見熟悉的台味演歌氣味。設定好了十個主題,決定從故事和歌詞著手,一切才真正開始。
王希文精心從劇場圈內「組團」,邀請橫跨劇場影視的編劇詹傑以及在耕耘推廣台語多年的MC JJ,為專輯的幾段主要故事開始創作,他們深厚的戲劇音樂與文史背景,加上豐沃的田調與人生經歷,順利為這張專輯指路,其他作詞夥伴尚包括:劇場導演暨作家呂筱翊、創作鬼才張伍及首次交出台語歌詞創作的左光平等,許富凱個人也繼〈無聲〉後再度交出動人詞作;作曲團隊包括同是台語歌王的陳建瑋、靈巧生動的譜曲人李竺芯、製作人王希文、跨界作曲家徐啟洋、同根生樂團主唱游怡婷和新生代創作人尚融及呂尚霖,一起為十首富含林森情懷的歌詞,打造又台又日的新台語歌曲;製作班底同樣無懈可擊,由王希文領軍,協同黃中岳、羅恩妮、許郁瑛、柯遵毓、程杰、徐皮、曾增譯等實力深厚的編曲人,為五木大學染上濃厚艷氣與誠摯情感。
《五木大学》的緣由是因為「林」和「森」共有五個木,以往是常常服務日本客人的脂粉巷弄,而要能夠統稱這個地區,加上這張帶有流行日本歌謠氣味的作品,概念再適合不過。專輯母帶後期(Mastering)也由製作人王希文和日本音樂人內田孝弘共同完成,增添幾分道地。
整張專輯由〈五木大学〉破題,有一說是某些不懂中文的日本人,在林森北路的酒吧裡跟著小姐學中文,回去之後卻能流利地用中文溝通,就是從「五木大學」畢業的,這首充滿極樂風的音樂不失幽默,為這張專輯定下明確的風格與氣味;這張專輯也加入許多律動感強大的作品,像是詮釋條通男公關表現慾的〈乾杯乾杯〉、以及帶有電子聲響歡動愉悅的〈銃聲醫院〉;到了條通必定造訪的〈いざかや〉讓居酒屋看似脫序的吵雜有了敘述的秩序。當然也有形容服務一流的陪伴,歡樂聲此起彼落的〈No Love Hotel〉,都是在過去許富凱作品裡少見的創新呈現。
抒情歌曲是許富凱的強項,過往大家覺得他會唱,但是這次王希文和許富凱的激盪,讓抒情歌曲的口氣和功力更上一層,詮釋的能量更加震撼入心。〈運將的後照鏡〉反映乘客百態,市井全貌在這個空間裡完整揭露。〈沓沓仔〉靜謐告解,不能言說的故事用腳步踩盡,結合泰雅族語讓遺憾濃縮在歌裡,催淚也催出鄉愁。同樣也有神秘且讓人想探索背後秘密的〈中山交番〉,管區到底要怎麼管,誰才是對或錯,沒有答案。而在這個地方還想要擁有夢想的人,都該聽聽〈雪〉的沈溺獨白,還有一次機會的話,我是不是會更快樂。以及〈心中〉在愛凍結並自我了斷後成為歷史,述說為情所殉的沈重,卻永留人心。這些故事看似是林森條通的人間縮影,其實正是我們的人生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