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愈來愈多的心理研究結果支持遭受配偶外遇後的情緒反應,與臨床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失調症狀極為相近的說法。
在PTSD的三種症狀中,第一種是「重覆體驗遭受過的創傷」。那些已知的外遇事實持續在受傷配偶腦中縈繞、不斷體驗背叛的痛苦,因此忍不住一問再問每個細節,除了憤恨難消(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也會不斷拿外遇對象作比較(我哪裡比他差?)。
第二種症狀是「逃避」和「情感麻木」,這一點在外遇創傷反應中也有類似症狀;發現出軌事實後先是憤怒與絕望,接著可能會出現精神空虛,許多原本熱衷的活動都已失去吸引力。最後一種症狀是「過度警覺」與「失眠」,遭受過伴侶背叛的人也跟那些有過其他創傷的受害者一樣,像隻驚弓之鳥,不斷被背叛的記憶侵擾而患得患失,常為了一些小事而想太多。對方臨時要加班或出差,甚至是她突然發呆、手機傳出的訊息聲……,都可能讓你又再一次撕心裂肺。
也許有些人並不同意經歷外遇事件一定都是「創傷後壓力症狀群」,提到這些,只是想讓你明白,你的反應是許多受傷配偶都有過的,無論別人怎麼說,你的確在經驗生命中的一大艱難,有很多不知該怎麼處理的憤怒和不安,也有很強烈的無力和沮喪感。
要走出外遇風暴、讓關係前進,彼此是否能「共體時艱」很重要。背叛的一方因明顯犯錯又鬧到親友皆知,難免想避談相關話題。相信不只是你受折磨,現在這個階段,對她來說應該也不好受,加上大部分的人常不知該怎麼跟情緒不穩和內心傷痛中的人靠近,可能她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你。如果對方不能好好陪伴你和你的痛,自己又一直走不出來,或許需要尋求其他支持,陪著你慢慢跨過和向前。

小威廉.翁肯(William Oncken Jr.)與唐納德.華斯(Donald L. Wass)在1999年共同創作並發行的書籍《管理時間:誰背著猴子?》(Management Time:Who’s Got the Monkey?)中論述「責任」是一隻「猴子」。猴子管理法則的目的在於幫助經理人確定由適當人選在適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身為經理人要能夠讓員工去撫養自己的「猴子」,你也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規劃、協調、創新等重要工作。每個下屬都有自己的猴子,如果都交由上司管理,顯然,管理者自己的時間將變得很不夠用。當然,這個法則只能運用在有生存價值的猴子身上,不該存活的猴子,就狠心把牠殺了吧!好的上司應該試著培養下屬分析問題、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會讓下屬發現自己其實也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當下屬愈來愈有能力後,便愈能勝任重要的任務。讓下屬產生信心與成就感,不僅能激發他的行動力,管理者也因此不必照顧下屬的「猴子」,而能騰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顧自己的「猴子」。

所謂老舖就是「代代繼承長久經營,有信用的老店」。日本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老店有21000多間,200年以上的有3000多間,以釀酒、和菓子、製造業等傳統產業居多。老店比例最多的就是京都,因為當地有很多地區產業,在城下町積極活絡區域產業。東京則以淺草為多,再來就是日本橋。日本橋在江戶時代是五街道的起點,是全日本5條重要道路的要衝,又靠近交易魚的河邊,還有交易木材的河流,自然而然很多商品就聚集過來,眾多老店就這麼誕生了。在日本,一般企業超過30年就很了不起了,經得起這麼多競爭還能生存下來的老店,不只是因為歷史悠久有名,真正的老店是繼承傳統,還不停地求新發展。

總是喜歡我們彼此一個眼神,就能擁有無比絕佳的默契。
你說有我,你的人生就能畫成一個完整的圈,不用轟轟烈烈經歷,也不需刻骨銘心愛情,
只要一種平平淡淡有你就能感到滿足的幸福。

 

有些人的愛情總是甘願成為殉道者,奉獻是一道誠心誠意的祈福儀式,為那個人做得愈多,就算那個人沒有太多回應,哪怕只是一絲應答,我們也甘之如飴。這是犯賤的愛情,卻又無可奈何。但當愛情變成單行道,稍有逆向行駛,意外悲劇就接踵而至。
不懂愛人的人,那些國王、那些公主,站在他們認定的愛情標準來看,他們往往覺得自己才是感情中的先知,趁早挑好CP值選項,然後告訴你,我已經幫你想好了,該怎麼做才是對我們最好的決定。但那只是對國王/公主而言的最好決定,對其他人來說,並不是。

女兒終於長大了,可以離手了,應該高興才對,為什麼想哭呢?當然應該高興,高興她又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了,而我這做母親的責任好像又幸運地完成了一部分。然而,這當中多少也摻雜了一種捨不得和擔心,捨不得從今以後她要一個人走的路越來越多了,擔心她找不找得到自己的方向。
唉,我若愛她,就得「放手」!無法每一步與她同行,只有求神與她步步同行囉!
母親對孩子的目光總是含著祝福的。望著女兒逐漸遠去的背影,我臆測著誰將與她同行,也祝福她的每一步都能快樂輕盈。

恐怖攻擊11月中襲擊巴黎,死傷震驚世界之餘,更讓全法國進入備戰狀態。許多家長在力圖鎮靜自己的情緒之外,最頭痛的就是孩子連串的疑問:為什麼大家都在哭?為什麼壞人要開槍?上學會危險嗎?恐怖份子可能跑來我們家嗎……法國名兒童心理醫師高斯(Bernard Golse)就指出,小孩滿3歲後就應該向他們說明真相,大人都不說反而讓孩子更緊張,讓他們把事情想得更糟。如何討論這件事並沒有對錯,但不討論就絕對錯。
有心理學家則提醒父母在解釋時要小心。尤其是對6歲以下只能接受情緒而無法理解實義的孩子,對他們的解釋可以壟統模糊些,但6歲以上的孩子因為在外很容易接收到訊息,所以好好解釋很重要。但必須記住同時給孩子安全感,告訴他們全法國都做著保護措施,而爸媽更會保護他們。孩子如果更大點,還可以談談如果真的遇上這些事情該如何應對跟逃生。

 

arrow
arrow

    DJ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