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倫在2020年發行的專輯《面面》,以人的各種不同面向作為概念。而這次的專輯《輕重》,蘇慧倫又往前走了一步,深入每個人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瞬間、或輕或重的選擇。什麼是「輕」什麼是「重」?在這些輕重之間,發生了什麼?留下了什麼?
明明還有著想撒嬌的心情,卻發現已經是個該承擔責任的大人;瞭解承擔了責任,卻還是嚮往自由;希望能感受到被珍視,但又不希望給對方帶來負擔的欲言又止;面對不得不的離別時、到底該放手還是挽留?有「對」的、「正確」的答案嗎?
總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因為孩子們深信「選擇」是存在的。而成人擁有的、往往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只能苦澀卻貌似舉重若輕地微笑面對。讓這些輕重之間的「不得不」,在自己身上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
蘇慧倫第17張全新專輯《輕重Aftersun》,走進你我心中那道輕重之間的幽微窄廊,在被記憶的艷陽灼傷後,再藉由彼此的撫慰舒緩曬痕、鎮靜傷痛,繼續走向各自的旅程。
蘇慧倫第17張全新專輯《輕重Aftersun》這樣的心情,該如何成形發聲呢?這份每個人都曾有過、或正處於其中,當事人才能明白的一言難盡與進退不得,該用什麼樣的輕盈、去托起這些不可承受之重呢?
葛大為坦承《輕重Aftersun》是一張命題較特殊的專輯,該如何看待所謂「沒有選擇的時候才獲得的選項」;以及面臨抉擇時,人類既自大又自卑的心情。他嘗試著以詞曲的方向與選擇的不同之處,去傳達這些微妙的、心境上的轉變。
而葛大為本身也對於蘇慧倫聲線中的輕重拿捏,十分佩服;特別是專輯中的〈輕重〉一曲,他認為「多一分少一分,味道都會不同,但慧倫完全理解我想要傳達的。」第一天錄音結束時,也忍不住特別對蘇慧倫道謝。他認為,如果說上一張專輯是讓外界看見蘇慧倫的變與不變,那麼這張專輯就是蘇慧倫化身成世界上、隨處可見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去講述不論是誰都在遭遇的生命選擇。
專輯製作人陳君豪則讓音樂性更多元,巧妙運用當代、潮流的元素之外;招牌的蘇式另類流行,直接情感爆發的搖滾,或大人式的深度。他也認同傳達《輕重Aftersun》的困難,如何以輕巧的力道撐起詞曲的重量、並不容易。
但蘇慧倫幾次配唱錄音時,陳君豪能感受到她投入很深,他表示「那種Magic Moment 在錄音時是很難得的,已經無關歌唱技巧。而《輕重Aftersun》就有很多這樣的記錄,所以我們常在完美與情感的選擇間拉扯。」對製作人而言的奢侈煩惱之下,「最後往往都是保留最真實的聲音,因為她從自我心境、想詮釋的唱法和情感,去跟團隊溝通琢磨每個細節。」他個人覺得「可以說是最蘇慧倫真面目的專輯」也不為過,身為製作人對於她的表現非常驚艷。
蘇慧倫曾說,生命中累積的許多情感,似乎都存在生命很深層的地方,只是成爲了凝固的狀態。而她在音色和語氣的詮釋上,和之前的自己不同、是一種把自己交出去更多的感覺。
在輕重之間,以這些歌、讓這些凝固的情感再次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