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主要針對演員、模特、網紅等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出國工作需求的群體,利用其職業特性進行精準詐騙。這類人群日常工作依賴形象展示與社交互動,對新鮮機遇敏感度高,且由於行業特性,經常需要奔波各地尋找機會,出國工作意願較強。
詐騙集團亦十分「青睞」具有高社會地位的人群,希望他們成為「高價值」受害者,吸引更多人參與詐騙活動,提升詐騙團夥的收益。知名人士一旦陷入騙局,不僅自身能為詐騙團夥帶來直接利益,如勒索贖金,其事件引發的社會關注度還能間接為詐騙團夥「打廣告」,讓更多懷揣夢想、渴望名利的人誤以為有可乘之機,從而與同樣套路。
而有跨國工作需求、頻繁出入境、尋求國際發展的人員更是詐騙集團的「心頭愛」。在面對看似正常的跨國工作邀約時,這類人群因熟悉跨境流程,對出國工作的風險預估不足,放鬆警惕,輕易踏入陷阱,增加被詐騙的機會。
受害者心理與動機
在心理上,大多數受害者面臨較大的職業壓力,對任何一個看似可行的工作機會都不願放過,這就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利用他們的急切心理,拋出虛假橄欖枝。
此外,多數受害者抱有僥倖心理,有「一旦成功」的心理預期,忽視潛在的風險,輕信虛假的工作邀約。看到高薪、高待遇的工作描述,幻想一步登天,改變命運,卻不願深入思考背後可能隱藏的陷阱,盲目相信自己是幸運兒,能夠避開風險,順利獲得豐厚回報。
多數受害者亦對海外環境和潛在風險了解不足,缺乏辨別真偽資訊的能力,易被虛假資訊誤導,導致上當受騙。尤其是涉及跨國工作,不同國家的法律法規、社會治安、職場規範等差異巨大,受害者缺乏足夠知識儲備去核實信息真實性,僅憑詐騙團夥的片面之詞便貿然前往,最終陷入困境。
易受害者特點
年輕且經驗不足:剛踏入行業的新人,滿懷憧憬,急於證明自己,卻尚未經歷職場風雨,不了解行業黑幕與詐騙套路,對複雜的社會環境認知淺薄,容易被表面的繁華與誘惑迷惑。
求職急切:為獲得工作機會而急於接受邀約,忽視潛在的陷阱,缺乏理性的判斷。一旦面臨看似難得的工作機會,便被急切的求職欲望沖昏頭腦,無暇顧及細節,未做充分調研就倉促決定,最終追悔莫及。
詐騙手段解密
精準誘騙策略
在實施詐騙前,詐騙團夥首先會篩選目標群體,為不同的人群實施精準的誘騙策略。在如今「搵工艱難」的形勢下,犯罪分子使用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職業誘餌」。
在接觸目標人群後,犯罪分子會「拿捏」對方的心理,利用受害者職業壓力、對「成功捷徑」的僥倖心理等,同時利用受害者對海外陌生環境的不了解,掩蓋背後的風險,讓其降低防備,輕信虛假邀約。
隱蔽轉移戰術
受害者上當後,詐騙集團就將流程推進到了「賣豬仔」環節。他們會採取車輛接力的方式,在泰國境內採用多車多點轉移,頻繁換乘,使車輛行駛軌跡如同亂麻,攪亂追蹤線索,讓警方難以通過常規手段持續鎖定目標,為跨境偷渡爭取時間與空間。
隨後,犯罪分子會帶着「豬仔」避開正規口岸,借偏僻小路、船隻跨境,從泰國偷運至緬甸詐騙園區。緬甸與泰國邊境地區地理環境複雜,多為山地、叢林與河流,詐騙團夥憑藉對地形的熟悉,選擇隱蔽路徑,避開邊防檢查。受害者一旦進入園區,面對陌生語言、環境與武裝看守,逃脫幾無可能。
強制控制手段
抵達園區後,受害者會遭受非人的折磨。首先是身心打壓,摧毀個人形象與心理防線,增強群體屈從性;實施高壓培訓,剝奪基本生活需求,以饑餓、疲勞、威脅逼迫就範。這種極端手段不僅從身體上折磨受害者,更從心理上擊垮他們的抵抗意志,讓受害者在短時間內陷入絕望與恐懼,只能聽從詐騙團夥指令,以求生存。
此外,詐騙集團還會搶奪受害者的手機、護照,切斷受害者與外界聯繫,斷絕合法求助途徑,使其孤立無援。受害者無法向家人、朋友求救,護照被奪則使其身份合法化受阻,難以尋求駐外機構幫助,徹底淪為詐騙團夥的「籠中鳥」。
跨國協作網絡
緬甸部分地區長期存在武裝割據,政府管控力薄弱,詐騙團夥與當地勢力勾結,形成利益共生關係,既能獲得武裝保護,又可利用當地混亂局面掩蓋犯罪行徑,為跨國詐騙構建起堅固「堡壘」。
此外,詐騙集團會僱傭無戶籍身份證人員,降低核心成員暴露風險,保障犯罪鏈條隱秘、順暢。這些中間人游離於正規社會管理體系之外,身份難以追蹤,即便行動敗露,也很難順藤摸瓜揪出背後的詐騙組織高層,成為犯罪團夥實施跨國作案的「隱形盾牌」。
這些被拐騙上鈎的「豬仔」,被黑中介以工作或商務機會等利誘到泰國後,黑中介就會派出專車專人,以點對點形式由機場一路奔來,經湄索過關去妙瓦底,而安排來接送的司機則是既不會說中文,亦不會說英文的人。當車上的「豬仔」發現愈走愈遠、愈發不對勁時,以電話或通訊軟件向黑中介提出質疑時,他們就會說還在路上,未到目的地,「一路將這些『豬仔』騙過去,當中好多『豬仔』並不知道已被人偷渡到了緬甸」。
阿Nut指過程其實說不上是綁架,「除非你是特別有錢的人,且被人盯上,才會有預謀地將你綁過去」。否則,這些失蹤、失聯的人,多半都是在不知情下過去的。因為好多「豬仔」並不知被送去了緬甸東部,他們大多是被那些黑中介,以有工作機會可賺到錢為藉口,先將他們騙來泰國。
一路上,黑中介攻心為上,不斷騙那些「豬仔」,說到了目的地後可付你多少錢,例如聲稱抵達地點後可以先預付5萬至10萬元,讓你把款項轉回國,並給你辦理貸款手續,「他們都是通過這些方法將有疑慮的『豬仔』逐步誘過去的」。當這些「豬仔」到目的地發現被騙時,已是恨錯難返,無法回頭了。
阿Nut又透露,王星被拐去的是妙瓦底的阿波羅詐騙園區。事件曝光後,雖然「阿波羅輝煌」幕後老闆、人稱「玉總」的「金老虎」已被捕,該園區目前還在運作,惟有個別團夥擔心受事件影響。當地軍政府在外界的強大壓力下,交人做替死鬼,因此,部分膽小的不法集團已經搬離了阿波羅園區。有些團夥因交了租金和押金,園區不退錢,而選擇留在園內一邊觀望、一邊繼續搞詐騙。
記者在湄索隔河所見,當中不少園區仍有多個地盤在動工,而各園區內的建築物井然有序,非常漂亮。園內各式消費場所一應俱全,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遊客區的度假村或別墅群。這裏每幢建築的一磚一瓦,每幢建築物都滲滿了中國人的血汗。詐騙園區內的「欣欣向榮」,與一河之隔的泰國農村的鐵皮屋和荒蕪,形成強烈對比。
從關口沿着兩國交界的河邊,約15分鐘車程,記者便到了KK園區的對岸。隔着100米的莫艾河,記者所見,「KK園片區」被高達3、4米水泥牆和鐵絲網全部圍着,每隔一定距離有瞭望台,可說是戒備森嚴。圍城內外是完全是兩個世界。
可能受近期打擊電騙的壓力,園區顯得較平靜,在多幢類似住宅的建築,記者只偶爾看見數名男子在園內走動,亦有一名女子推着嬰兒車走過。園內中間有個保安崗位,在右面的長橫建築物,則重門深鎖,一直不見有人出入。在後面另一幢建築物,掛着「重慶森林」招牌,未知是何意。據知情者指,園內可自由行動的人,多是完成詐騙數額任務者,又或集團的骨幹等主管級人物,至於未能完成任務而活在恐懼中的「豬仔」,「根本不會被你們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