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號在美國是父親節,人們在這一天感謝父親們為家庭和社會所作的貢獻。在今天的文化中,身為人父到底意味著甚麼呢?

“這很難形容,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對我來說,這是千金不換的。”

說話的是裡查德。他住在紐約市,妻子外出上班,他在家帶孩子。看著他幼小的女兒和兒子在公園裡玩兒,他說,他喜歡這種生活:

“在我35歲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說『你會有3個孩子』,我會說,『甚麼?你瘋了嗎?』,如今我56歲了,和孩子們在一起時的那種感覺是10億美元也買不來的。”

馬拉埃布來自黎巴嫩,他在美國開了一家雜貨店。黎巴嫩文化更加傳統,父親主要通過掙錢養家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馬拉埃布說:“我們要讓孩子們的生活比我們這一代更好。這就是我們給他們的愛。我回家一開門,孩子們就朝我跑來,這感覺真好。他們說『爸爸你能幫我麼?這個怎麼做?』他們總是問問題。這讓我覺得我是他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份。這就是人為甚麼要當父親的原因。”

前總統演講稿撰寫人索倫森也有同感。記者們拍了很多索倫森和他的三個孩子在白宮的照片。索倫森說,一個優秀的父親要充當許多角色:

“首先,要無條件地愛孩子,不論他出類拔萃還是有時不那麼優秀。另外,父親要給孩子作榜樣,在家裏要善良、有耐心、公正,對世界要有所貢獻。父親還要成為孩子的老師。要做到這一切很花時間。不過,就算在1960年總統競選我最忙的時候,就算是我在白宮忙碌的時候,我也盡全力多花時間陪伴我的孩子們。”

與此十分不同的是,夜間保安克里夫則無法和他的父親保持任何密切的關係。在克里夫成長的過程中,他爸爸很少在家。父子倆幾乎不講話,漸漸疏遠了。

克里夫對此感到挺難過。他說:“如果我爸爸一直在我身邊,我就會學會守規矩,學會為自己說話。我覺得,這些都是男人才能教會孩子的,光靠母親不行。”

不過有時,就算父親在孩子身邊,他也可能因為忙於治療自己內心的傷痛而令孩子覺得難以接近。

精神治療師格申尼的爸爸就是這樣。他出生在土耳其的一個穆斯林和基督教徒混居的社區,並被父母遺棄。後來,敘利亞的一個猶太教家庭收養了他,並搬到了以色列居住。格申尼告訴記者,在那時,被收養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爸爸直到他們成年才把自己的身世說出來。

格申尼說:“他人在家裏,可是心不在。我花了很長時間才 明白,這是因為他在尋找自己的過去。他以前喜歡去耶路撒冷一個集市,我明白,這是因為那裏讓他想起自己的童年。他在那裏結交朋友,我看不起那些人,有時我為他這樣做感到丟臉,我覺得他為甚麼不能是個成功的商人,或是追求一些遠大的目標呢?不過後來,我改變了看法,真正接受了他,接受了他的簡單、誠實和愛。”

當然,父親對女兒的成長也起著重要作用。看著年幼的女兒玩耍,凱倫·查特菲爾德說,父親影響了自己長大後對男性的看法:

“我爸爸很保護我,他還說我是個非常惹人喜歡的小姑娘。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對男性是有吸引力的,同時覺得男性是善良、寬厚,支持女性的。我有一些朋友,她們的父親不是這樣,因此她們對自己的看法很不一樣,和男性的關係也和我不同。”

根據2004年美國人口普查結果,近1700萬美國孩子在沒有生身父親照料的情況下長大成人。19歲的李就從沒見過自己的父親。他在父親節想告訴大家的是:

“嘿!如果你和我年紀相彷或者比我大,而且你有爸爸,有個和你關係親密、談得來的老爸,那你就和他出去玩兒吧,去釣魚,去俱樂部,去酒吧。如果你比我小,那就讓你爸爸再領略一次當孩子的樂趣,告訴爸爸你開心的絕招是甚麼!”

所以,孩子也能給爸爸很多東西,是嗎?

讓我們把這些話記在心中。

arrow
arrow

    DJ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